2021年8月6日 星期五

174-大嘴鷺 175-栗鳶 176-黑喉紅臀鵯 177-鳳頭麥雞

 174-大嘴鷺  Great-billed Heron 2013年沙巴Tabin野生保護區


夜遊園區所拍。此鳥分布於東南亞至澳洲的海岸與大河沿岸,在婆羅州屬不常見留鳥。



175-栗鳶  Brahminy Kite 2013年沙巴京那巴當岸河  原圖切裁放大


京那巴當河(京河)兩岸是雨林,鳥況很好,但適合賞鳥而非拍鳥,因為鳥類所棲的位置通常離河岸還有一段距離,而且遊河的船不大,很會晃動,手持相機不易,像這張栗鳶距離就很遠。熊爸熊媽看過很多次在天上遨翔但沒拍好的相片,這張雖遠,但靜態很難得。
栗鳶分布從南亞至澳洲,在婆羅州普遍分布。



176-黑喉紅臀鵯  Red-vented Bulbul  2018年不丹

南亞次大陸的超級普鳥,但原先在斯里蘭卡看到,僅是記錄照。後來熊媽去不丹禮佛,順便拍些鳥照片,即使用旅遊鏡畫質與取景都好得多。

據維基的說法,黑喉紅臀鵯被引進到許多國家,大洋洲受害尤其嚴重,包括斐濟、東加、薩摩亞、夏威夷等地。



177-鳳頭麥雞  Northern Lapwing  2014年宜蘭  IUCN近危物種

驚艷指數★★★(小辮、金屬羽色
俗稱小辮鴴,以其頭後有豎起的辮狀冠羽,故名,相當有趣的造型。會來台度冬,但數量不多。
第一次看鳳頭麥雞時因為距離較遠光線又不好,並不覺得有什麼特色。年底這群可親很多,比較不怕人,在早上光線良好時,金屬羽色的反射讓牠增豔不少,晉升為三星美鳥。
在歐亞大陸的北方繁殖,冬天往南遷徙,歐洲數量似比亞洲多。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西馬賞鳥行(二):705-棕頭鵑鳩 706-鱗胸鵯 707-白喉褐冠鵯 708-山孔雀雉

705-棕頭鵑鳩  Little Cuckoo Dove  2023年馬來西亞武吉丁宜  原圖切裁放大 棕頭鵑鳩分布相當廣泛,北起雲南,南至小巽他諸島,一般森林裡常見。 雖說常見,熊家在東南亞也只在武吉丁宜日本庭園的停車場附近同一地點前後兩天各看到一次,而且這兩次的 棕頭鵑鳩都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