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20日 星期日

45-白琵鷺


 


45-白琵鷺  Eurasian Spoonbill  2012年斯里蘭卡

Yala國家公園


在熊爸熊媽開始賞鳥以前,還真的以為世界上只有黑面琵鷺一種,沒想到還有一種普鳥叫白(面)琵鷺,顧名思義,白琵鷺的臉是白的,可以比較前一篇兩者的差異。


白琵鷺廣泛分布於歐亞大陸,冬季南遷。東亞數量較少,臺灣為稀有冬候鳥。



2020年12月19日 星期六

41-大白鷺 42-小白鷺 43-牛背鷺 44-黑面琵鷺

41-大白鷺  Great Egret  2014年宜蘭
廣布全球五大洲,不用多加介紹。
 

42-小白鷺  Little Egret  2013年士林磺溪
臺灣普鳥。不過在磺溪,小白鷺是偶見鳥種。


43-牛背鷺  Cattle Egret  2014年木柵動物園
在臺灣有留鳥與夏候鳥。又稱為黃頭鷺,是其繁殖羽時的特徵(如上圖)。熊爸每天上班經過大直自強隧道口的圓環,夏天必然有牛背鷺覓食,冬天不見,多年觀察皆如此,應屬夏候鳥無誤。



44-黑面琵鷺  Black-faced Spoonbill  2015年桃園大園

臺灣名氣最大的保育類鳥種,IUCN 歸類為瀕危 (Endangered),東亞遷徙性鳥種,臺灣是其度冬地之一。只要時間對,在臺灣看到黑面琵鷺並不難。這隻應是北返時在桃園休息時被熊爸有幸碰上。


2020年12月10日 星期四

40-黑頭鷺


 40-黑頭鷺  Black-headed Heron  2012年坦尚尼亞賽倫蓋提國家公園


廣布於撒哈拉以南的非洲,除肯亞東北外,東非皆有。這種鷺鷥據鳥書說不限於水域,所以像賽倫蓋提這樣的乾燥草原也頗常見。


2020年11月22日 星期日

36-綠繡眼 37-黑鳶 38-黃尾鴝 39-蒼鷺

36-綠繡眼  Japanese White-Eye  2014年新竹金城湖

綠繡眼體型小,活潑好動又性羞怯,不容易拍好,據說小學教科書上有寫城市三俠是白頭翁、麻雀與綠繡眼,熊爸深不以為然,至少綠繡眼應替換成八哥或鴿子。在台北市區綠繡眼不能說少,但比起八哥或鴿子,相對還是少見。以磺溪一帶,綠繡眼算是普遍,早晨較常見,不過通常在樹木的較高處,不易清楚看到,通常是先聽到叫聲,有採食白千層花蜜的習慣。



37-黑鳶  Black Kite  2014年基隆港

黑鳶吃動物屍體,是極佳的環境清道夫,基隆港北海岸東北角都不難看到。前幾年有部記錄片「老鷹想飛」,曾在院線上映,受到普遍的讚賞,導以演花了23年記錄臺灣黑鳶的生態問題,很令人深思,尤其是談到在屏東的紅豆種植,施打了過量的農藥,造成當地生態的浩劫,連農民自己的健康都受到嚴重傷害,印象中看到那個片段熊爸在電影院裡都不寒而慄。其後有企業家的贊助,不施農藥的老鷹紅豆也因此而在零售市場上出現,希望大家都能逐漸理解接納有機作物與環境保護的理念。

電影中,極度都市化的香港、經濟開發程度落後的尼泊爾的黑鳶數量都比臺灣高得多,其實日本也是,反映臺灣農民過度使用農藥的嚴重性。



38-黃尾鴝 Daurian Redstart 

第一圖為雄鳥,2013年攝於野柳;第二圖為雌鳥,2014年攝於烏來。常見的冬候鳥,通常以一隻或一對出現,不怕人,但會保持距離。城市公園中偶見,熊爸在磺溪沿線小公園較陰暗處見過幾次。



39-蒼鷺  Grey Heron  2013年大安森林公園

冬候鳥,少數為留鳥,水邊(水塘、溪流)常見。


2020年11月7日 星期六

35-印度鸕鶿

 

35-印度鸕鶿  Indian Cormorant  2012年斯里蘭卡Habarana Lodge

印度鸕鶿分布從南亞、東南亞至大陸西南與海南島,在斯里蘭卡應該算是普鳥,在很多點(河流池塘邊)都看到過。

2020年11月1日 星期日

31-岩鷺 32-遊隼 33-黑翅鳶 34-藍磯鶇

31-岩鷺  Eastern Reef Heron  2013年野柳

分布於亞洲太平洋區域,是海邊生活的鷺鷥,腳比一般白鷺粗壯,這是暗色型的,還有白色的還沒機會看到。


32-遊隼  Peregrine Falcon  2013年野柳  

遊隼在臺灣有過境鳥、冬候鳥,數量都不多,也有留鳥,築巢在海邊懸崖上。這隻攝於野柳,應是留鳥,鳥友都有看過蹤跡。這隻站在野柳半島的燈桿上,勉強拍個記錄。


33-黑翅鳶  Black-winged kite  2015年北投

黑翅鳶在台灣本島屬稀有鳥種,不過這幾年鳥友們看到的機率似乎變多了。這張攝於北投,是小白鶴來台前北部的大熱門鳥。因為竟然有一對稀有猛禽在都會區落腳繁殖(雖然是在北投田中,但其實離大度路沒有多遠),所以吸引了諸多鳥友,熊爸熊媽最後還是不免俗的湊了熱鬧,看到了這一對父母的英姿(幼鳥未看到)。


34-藍磯鶇  Blue Rock-Thrush  2013年野柳

這張與No.31、No.32都是同一天早上在野柳拍的。野柳清晨時人少風景確實很美,光線也好,背景是怪石,可以拍出不錯的照片。現在野柳公園的承包廠商已換人,不讓人在8點前進去,對賞鳥人不是很友善,有些鳥就不容易看到。

2020年10月24日 星期六

30-斑姬地鳩

 

30-斑姬地鳩  Zebra Dove  2016年新加坡濱海灣花園

非常普遍看見的東南亞鳥種,首見於沙巴,在新加坡是第二次。濱海灣花園是遊客眾多的觀光景點,但令人訝異的是鳥種不少,在海邊還會看到水獺。

2020年10月19日 星期一

26-領角鴞 27-褐頭鷦鶯 28-鴛鴦 29-磯鷸

 

26-領角鴞 Collared Scops-Owl 2013年植物園

照到這隻貓頭鷹要感謝一位大砲鳥友,他在拍時一堆人圍著他看,熊爸熊媽好奇跟過去湊熱鬧才知道是在拍鳥不是外拍正妹(植物園不少),於是拍下了第一隻本土貓頭鷹。像這位砲友必是扛著相機腳架在植物園中到處尋覓,也夠辛苦的。但請鳥友們盡量不要夜拍貓頭鷹,尤其是育雛期。

27-褐頭鷦鶯 Plain Prinia 2014年北投 台灣特有亞種

常見的田間鳥兒,廣布於南亞與東南亞。

28-鴛鴦(雄鳥) Mandarin Duck 2015年桃園八德

驚豔指數★★★☆ (中國文化上的代表鳥種)
第一次看到鴛鴦是在福山動物園,距離有點遠,是野生的。第二次看到是在貴子坑某農家的池塘中與鴨群混雜,不確定是野生或畜養的。第三次是在八德的埤塘公園,跟一隻遠房親戚美洲木鴨(雄鳥)形影不離,也不確定是野生還是有人放養的。不過鴛鴦雄鳥羽色鮮豔,總是讓人賞心悅目。
2018年秋天,紐約中央公園的池塘中發現了一隻鴛鴦雄鳥,引發紐約市民的一陣騷動,鳥人、遊客、媒體都來看這一隻不屬於美洲的鳥。到了2019年春天,鴛鴦就不見了,無人知曉其下落。

29-磯鷸 Common Sandpiper 2013年磺溪

磯鷸是鷸科中最普遍的冬候鳥之一,冬春時磺溪邊每天都有一隻固定出現,偶而會有一對甚或更多。
分佈在歐亞大陸、非洲與澳洲。熊爸熊媽在泰國、沙巴、肯亞都打過照面。

2020年10月10日 星期六

25-白鵜鶘

 

25-白鵜鶘  Great White Pelican  2011年肯亞Lake Nakuru國家公園

雖說Lake Nakuru的鳥況已經大不如前,可是讓我們第一次到非洲來的菜鳥來說還是讚嘆不已,尤其對白鵜鶘這種鳥的認知多是小時候的卡通,親眼看到真是對其碩大的體型感到驚異。

白鵜鶘分布在歐亞大陸與非洲。歐亞大陸主要分布於東南歐、西亞與南亞,有冬季遷移特性,非洲則有留鳥與候鳥。肯亞的湖泊中,白鵜鶘相當常見,熊爸熊媽所去過的地方,以Lake Nakuru看到的數量最為可觀。

2020年10月9日 星期五

21-斑文鳥 22-黑冠麻鷺 23-黑領椋鳥 24-翠鳥

21-斑文鳥  Nutmeg Mannikin 2013年磺溪

斑文鳥在磺溪並不算常見,似乎冬春較容易看到,一來就是一大群,可以到十幾隻,喜歡吃禾本科的穗實,模樣很討喜


22-黑冠麻鷺  Malayan Night-Heron 2013年北投

這些年黑冠麻鷺在台北的繁衍變成了一個傳奇,許多專家認為是民眾對生態保育重視所致。熊爸認為還有一個可能原因是野狗減少了,而野貓對其威脅較小,因體型夠大(育雛期除外)。在磺溪幾年的觀察下來,比較有趣的是從沒看過麻鷺到溪內側堤岸,證明了鳥書所載其喜歡較陰暗的樹林底下覓食(蚯蚓);另外也可能因為天敵減少,春夏均有繁殖的記錄,亦即有可能連續繁殖。附帶一提,當冬天磺溪候鳥較多時,野貓也跟著出現,環保局面對真正的野生動物與棄養的寵物,或已在野外自行繁衍的寵物,保護孰重孰輕,好像會有法律上問題。


23-黑領椋鳥  Black-collared Starling  2016年磺溪

近幾年來在磺溪似已有小規模族群繁衍,捷運線狀公園也會出現,照片中的兩隻應為亞成鳥。聲音高頻如金屬撕裂聲之難聽。


24-翠鳥  Common Kingfisher 2014年北投貴子坑

在北投貴子坑大排一帶,翠鳥是當然鳥種。翠鳥是留鳥,理應四季可見,但在磺溪,夏天是看不到翠鳥的,冬天最常見,最多時有兩隻。不過自從分水牆拆掉後,翠鳥少了看魚的制高點,似乎就沒有了。再待熊爸熊媽繼續觀察。

2020年10月2日 星期五

20-印度池鷺

 

20-印度池鷺  Indian Pond Heron 2012年斯里蘭卡獅子岩

出國賞鳥有一個好處是當地的普鳥可以很容易的加進賞鳥數目中,隨隨便便就有二、三十種進帳。我們這個斯里蘭卡團其實多是菜鳥,以欣賞風景為主,賞鳥為輔,並不追鳥,所以拍到的大多是當地普鳥,但通常每換一地,鳥種就不同,很少看到重複的鳥。

印度池鷺分布於整個南亞次大陸,並向東至東南亞與大陸西南,普鳥。

16-夜鷺 17-紅尾伯勞 18-紅冠水雞 19-喜鵲

 

16-夜鷺  Night Heron  2013年台北大安森林公園

台北水邊的普鳥,不過磺溪罕見,倒是福林橋下一帶的雙溪曾有非常大數量的聚集,會跟在釣客旁邊,不過近年整治後似乎數量變少很多。

遍布歐亞美非大陸,熊爸熊媽在非洲都看到。


17-紅尾伯勞  Brown Shrike  2013年台北磺溪

紅尾伯勞冬天在台北算是常見,磺溪邊每天固定會有1到2隻出現,喜歡定點停在芒草上尋找飛蟲,算是很好拍的鳥兒。


18-紅冠水雞  Common Moorhen  2013年八德埤塘公園

紅冠水雞是很普遍的水鳥,棲息地為水田沼澤池塘,並不算太怕人,但通常與人有點距離。在台北市最容易看到的地方是植物園,磺溪這一帶倒沒看過。
遍布歐亞美非大陸,熊爸熊媽也在非洲看到。


19-喜鵲  Eurasian Magpie  2013年士林雙溪

遍布歐亞大陸,中國代表鳥種之一,農地常見,適應力很強,熊爸也看過在台北市區的高樓築巢的。

15-東方冠斑犀鳥

 

15-東方冠斑犀鳥  Oriental Pied Hornbill  2016年新加坡植物園

應該是分布最廣的斑犀鳥,從孟加拉到東南亞,東界可至婆羅洲與峇里島。熊爸熊媽在泰國、沙巴、新加坡都有看到。第一次看到是在沙巴的亞庇市區,飛行時鼓動翅膀的聲音很大,在地上都聽得很清楚,常常看到是一對一齊行動。是長相可親的大鳥。

這張是攝於新加坡植物園,不曉得在新加坡這鳥是不是普鳥,因為待的時間短只看到這一次,是在植物園中相對少人去的一個區域中。


2020年9月30日 星期三

11-白鶺鴒 12-灰鶺鴒 13-東方黃鶺鴒 14-赤腹鶇

 

11A-白面白鶺鴒  White Wagtail 2013年台北磺溪

鶺鴒的亞種不少,此處是白面白鶺鴒,冬候鳥,在磺溪從秋天到春天都可看到,夏天偶有之。

下面兩種亞種是參考鳥書自行判斷的。

11B-灰背眼紋白鶺鴒  2014年金門

11C-黑背眼紋白鶺鴒  2014年桃園大園


12-灰鶺鴒  Grey Wagtail  2013年台北市磺溪

冬候鳥,之前在磺溪冬春時期也幾乎是天天可見。不過白鶺鴒與灰鶺鴒這兩張磺溪照片中的水泥分水牆(東華橋到明德橋之間),前幾年拆掉了,拆掉以後鶺鴒類、磯鷸出沒量大減、翠鳥則是都沒有看到了。

13-東方黃鶺鴒 Eastern Yellow Wagtail  2013年台北市磺溪

近年因分類大幅改變,原先有歸類在西方黃鶺鴒的,都歸類為東方黃鶺鴒,亞種多且不易分辨,這裡就從略了。至於西方黃鶺鴒大致就是在歐洲大陸的各個亞種,就等去歐洲再看了。



14-赤腹鶇  2014年烏來

冬候鳥,獨行俠,喜歡在樹蔭下覓食,要找它眼睛要多留心地上。 與白腹鶇習性類似,數量也差不多。

2020年9月29日 星期二

10-鴕鳥

 

10-鴕鳥(雄鳥) Common Ostrich 2011年肯亞馬賽馬拉 非洲特有科、種

2011年夏去了肯亞觀光,當時還不懂得賞鳥,就是欣賞大自然與看野生動物,但鴕鳥總會拍吧(還有錄到交配的舞蹈^-^)。鴕鳥為非洲特有單科單種,維基與國家地理雜誌(2020年9月)都說鴕鳥有四個亞種(其中有個阿拉伯亞種在二十世紀中期因濫捕而滅絕,所以阿拉伯鴕鳥還有的時候就不能說鴕鳥是非洲特有)。在馬賽馬拉看到的是東非亞種(又稱為粉紅鴕鳥、馬賽鴕鳥)。雄鳥頸部與腿部是粉紅色,繁殖期頸部的粉紅色會相當鮮豔。


這隻是雌鳥  2012年坦尚尼亞賽倫蓋提國家公園


2020年9月28日 星期一

8-白胸苦惡鳥 與 9-白腹鶇

8-白胸苦惡鳥 White-breasted Waterhen 2014年宜蘭

又稱為白腹秧雞,水田池塘間常見,但很害羞,不容易近觀,台北市最容易看到的地方是植物園,台大校園也有。近來在磺溪似有小族群棲息。

 

9-白腹鶇 Pale Thrush 2016年野柳

常見的冬候鳥


2020年9月27日 星期日

6-爪哇八哥 與 7-樹鵲

 

6-爪哇八哥  Javan Myna  2016年台北市磺溪

爪哇八哥(Javan Myna),為外來種,當初可能引進為籠鳥,結果氾濫成可以說是台北市市鳥(其他地區亦同),幾乎隨處可見,或許壓縮了其他本土鳥類生存的空間。也因為雜食性、聰明,是一種靠人類社會生存的鳥種。在士林北投一帶多到嚇人,是熊爸少數厭惡的鳥類(另一種是家八哥),不知道應否控制數量。


7-樹鵲  Grey Treepie  2013台北市年大安森林公園

普鳥,台北的綠地常見,磺溪邊有穩定族群。


5-綠簑鷺

 

5-綠簑鷺  Striated Heron  2012年斯里蘭卡Maduganga River


綠簑鷺在台灣也有,不普。
2012年初,家族參加斯里蘭卡(菜鳥)賞鳥團,讓熊爸熊媽眼界大開,開始賞鳥。斯里蘭卡是個好地方,人民友善,物價低廉,乾淨整潔,自然生態較能與人類生存維持平衡,是一個綠色國度,請不要將它與印度相比,兩者雖然比鄰,但差異極大,曾在印度嚴重腹瀉的熊爸感觸尤深。

2-大卷尾 3-台灣藍鵲 4-五色鳥

 

2-大卷尾 Black Drongo 2013年台北市磺溪

在磺溪還算常見,但近來數量少得多了。猜想主要原因是福國路打通後,那一帶的農地全部消失,影響了大卷尾的食物來源,另外八哥等外來種在磺溪非常強勢,或許也是原因之一。


3-台灣藍鵲 Formosan Blue Magpie  臺灣特有種  2013年陽明山國家公園

驚豔指數 ★★★

磺溪常見,尤其是繁殖期。當初為見這鳥特別上大屯山去找。其實在士林、北投、內湖一帶是很容易看到的。


4-五色鳥  Taiwanese Barbet  臺灣特有種  2013年烏來

五色鳥,又稱為台灣擬啄木,屬鬚鴷科,亦即這一科的鳥是有鬍子的(這一張看不太出來)。五色鳥顏色美麗,很受到鳥友青睞,其築巢於樹洞,鳥友最喜歡拍其喂幼鳥的特寫。是普鳥,台北公園裡都很多,但不好找(綠色保護色),但聲音很易辨別,陽明山上隨處可聞。在5─7月時因繁殖育雛容易被看到,聲音也特別大。

1-小水鴨

擔心PCHOME會關閉部落格功能,準備將內容簡單整理後放到這邊來。Google的Blogger應該不會關門吧?會將一些鳥合併在一篇,也可能會修改部分文字與更新圖片,畢竟也有許多年了。


1-小水鴨  Common Teal 2013年11月台北市華江雁鴨公園


小水鴨是冬天最常見水鳥之一,在華江仍有相當數量,拍時未見其他鷸鴴科鳥類,僅有數隻小環頸鴴,聽聞與淤積有關。
記得當時距離算近的,小水鴨不太怕生。

2019肯亞賞鳥行(九):阿布岱爾國家公園內外與629-黃腹織雀 630-馬里基花蜜鳥 631-紅胸蜂虎 631-紅胸蜂虎

  肯亞行第五天,是移動日。 山布魯是在地圖的最右上角的黑箭頭處(其實還更遠一點,被截掉了),沿著來時的A2公路回頭往南,到了尼耶利(Nyeri)後轉B5公路往西北(B5這段路是前次2011年肯亞行的路線),今天的目的地方舟旅館(The Ark)是打紅星的位置。旅館位在深綠色的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