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5-棕頭鵑鳩 Little Cuckoo Dove 2023年馬來西亞武吉丁宜 原圖切裁放大
棕頭鵑鳩分布相當廣泛,北起雲南,南至小巽他諸島,一般森林裡常見。
雖說常見,熊家在東南亞也只在武吉丁宜日本庭園的停車場附近同一地點前後兩天各看到一次,而且這兩次的棕頭鵑鳩都很扭捏(懷疑是同一隻),遮遮掩掩的,不給好姿勢,像這張照片已經是最露相的了。
日本庭園主要有三個賞鳥點,第一個就是下圖這個休息站/禮品店附近的樹林,這裡種有櫻花,是擬啄木的快樂天堂,之前703到705的三種擬啄木都是在這一帶拍到。
第二個賞鳥點就是從停車場沿台階向上到第一個賞鳥點的沿路,這裡有各種闊葉喬木。
但地勢比較開闊,較不懼人膽大的鳥種會出現,但距離略遠與角度偏高,雖有之前705的棕頭鵑鳩以及下面的鱗胸鵯,取景上比較不利。
706-鱗胸鵯 Scaly-breasted Bulbul 2019年馬來西亞武吉丁宜 IUCN近危物種 原圖切裁放大
鱗胸鵯分布於馬來半島、蘇門答臘與婆羅洲的熱帶與亞熱帶森林,由於棲息地的喪失,已被IUCN列為近危物種(Near Threatend)。
鱗胸鵯背與翅部是橄欖黃綠色,喉部白色,胸至腹部為白邊黑鱗狀毛色,頗為特別。不過這隻被樹枝擋到,沒能完整拍到全身。
日本庭園中的第三個賞鳥點,是人工搭出來的,藏在庭園樹叢裡面,如無熟人帶路,不會發現樹林中有這麼一個鳥點。與之前在泰國大山國家公園山上空軍雷達站外的八色鶇鳥點頗近似,有人長期餵食在森林底層活動的目標鳥。
待站好定位,相機準備好,通常都會有些配角鳥先來暖場。
白腰鵲鴝(No. 602),東南亞的強勢鳥種,幾乎都不會缺席。
橙胸咬鵑雄鳥(No. 599),在比較高的枝頭上,無論如何頭都不轉過來,還好之前在泰國有拍到。
接著來了一隻新種。
707-白喉褐冠鵯 Ochraceous Bulbul 2023年馬來西亞武吉丁宜
闊葉林鳥種,分布於中南半島南部、馬來半島與蘇門答臘。冠鵯屬的頭羽會豎起來,這隻十分明顯。
這張正面照的白喉看得非常清楚
武吉丁宜的目標鳥就是下圖的這隻大雞─山孔雀雉
708-山孔雀雉 Mountain Peacock-pheasant 2023年馬來西亞武吉丁宜 IUCN近危物種 馬來半島特有種
山孔雀雉是馬來半島的特有種,但極少在泰南看到,目前都分布於西馬中部山區,屬森林底棲性鳥種,個性害羞,極難在野外看到。
山孔雀雉屬雉科,與孔雀同科不同屬,與孔雀類似的是,雄鳥尾羽都較長,求偶時會豎起來。尾羽尖有銅藍色斑點,豎起來十分燦爛奪目。不過這隻出現在熊爸熊媽前面的應該是雌鳥,尾羽短且銅藍斑點小且少。上圖側照看不出有藍斑點。
右邊側面照尾羽有些藍色。
此外西馬還有一種更難看到的馬來孔雀雉(Malayan Peacock-pheasant),是IUCN的瀕危物種,目前主要分布在大漢山國家公園,此次無緣。
看完山孔雀雉代表武吉丁宜的賞鳥宣告結束,接著就要拉車向北往西馬中部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