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9日 星期一

西馬賞鳥行(六):717-馬來嘯鶇 718-紅頭咬鵑 719-棕胸雅鶥 720-棕眉姬鶲

福隆港民宿第二天的早餐

這個抓餅口感跟台灣的冷凍蔥抓餅口感完全一樣,只差沒有蔥,而馬來人是沾著咖哩醬來吃的。


這是第三天的早餐。至於兩頓晚飯沒有拍,現在也忘記吃的是什麼,可見很普通。


這是在福隆港第二天賞鳥的第一個鳥點,也是福隆港最知名的鳥點,位置在這個步道(Hemmant Trail)的入口,在這裡碰到不少鳥人。本來在入口招牌旁邊有一條小水道,看過以前的台灣知名部落客曾拍到剪尾,但這條水道已經蓋起來,上面還有個幫浦樣的機器,看來是用於取水。

Hemmant Trail鳥況確實不錯,陸續有鳥兒光臨。


717-馬來嘯鶇  Malayan Whistling Thrush  2023年馬來西亞福隆港  馬來半島特有種 IUCN近危物種(NT)

馬來嘯鶇僅分布於馬來半島,從eBird上的照片來看,全來自福隆港。目前,馬來嘯鶇的分布幾僅存於中部高地森林地帶,而且非常分散,看來其生存環境是頗不利的,無怪乎已被列為近危物種。不過,在福隆港算是容易看到且必看的。

嘯鶇屬的鳥共九種,全分布於亞洲,這是看到的第五種。



718-紅頭咬鵑(雄鳥) Red-headed Trogon  2023年馬來西亞福隆港

紅頭咬鵑的分布比較廣,從南亞喜馬拉雅山南麓一線至東南亞(中南半島、馬來半島、蘇門答臘)與大陸西南與華南各省(最東可至福建),IUCN評為無危,但在大陸是二級保護動物。

拍過幾次咬鵑的心得是,咬鵑對人類不怎麼排斥,會突然飛到某一枝頭上與人對看,而且會待很久,十幾二十分鐘都有,身體不亂動,非常給拍,像這隻在Hemmant Trail先在高處,後來飛下來幾乎與熊爸等高,眼神像是盯著鏡頭,非常有模特兒的架勢。



接下來的這個鳥點,離Hemmant Trail不算太遠,但很奇特的是鳥點就在路邊,腹地很小,照理說鳥通常不會喜歡這樣的地方,不過看鳥導簡單布置一下,就有些一般認為是較害羞的鳥上門,感到很是稀奇。

由於這個點是馬國鳥人自己布置的,不甚清楚現在有無繼續經營,從谷歌地圖影像中找不到痕跡,貌似臨時性的,這裡放一個大致的座標位置(下圖中用箭頭標示者),給有興趣的鳥友參考。


719-棕胸雅鶥  Buff-breasted Babbler  2023年馬來西亞福隆港

棕胸雅鶥分布於喜馬拉雅山東側南麓,從印東、雲南廣西至中南半島與馬來半島。

雅鶥類的鳥好像都是在樹林樹叢底層活動,不容易觀察到。這個鳥點其實光線算是亮的,竟然會跳出來,著實嚇了一跳,後來還接著還有兩種也是如此。



720-棕眉姬鶲  Rufous-browed Flycatcher  2023年馬來西亞福隆港

這鳥的棕眉不一定看得清楚,倒是白喉很明顯,那為什麼不叫白喉姬鶲,因為還有一種姬鶲已經先註冊這名字了。

棕眉姬鶲分布於中南半島南部、馬來半島與蘇門答臘,是熱帶/副熱帶濕潤高地森林中底層活動的鳥種。在福隆港似乎很活躍,之前有在Richmond Bungalow看到,但在這裡距離近光線也較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西馬賞鳥行(六):717-馬來嘯鶇 718-紅頭咬鵑 719-棕胸雅鶥 720-棕眉姬鶲

福隆港民宿第二天的早餐 這個抓餅口感跟台灣的冷凍蔥抓餅口感完全一樣,只差沒有蔥,而馬來人是沾著咖哩醬來吃的。 這是第三天的早餐。至於兩頓晚飯沒有拍,現在也忘記吃的是什麼,可見很普通。 這是在福隆港第二天賞鳥的第一個鳥點,也是福隆港最知名的鳥點,位置在這個步道(Hemmant T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