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3日 星期六

檳城行與699-鑲紅綠啄木鳥 700-紅樹仙鶲

 

2023年2月底,三年的新冠疫情已告一段落,算來離2019年夏天的肯亞行已經有三年半的時間沒有出國了,利用228的連假去馬來西亞檳城來個四天三夜小旅行透透氣。

酒店早餐可點現炒粿條,炒粿條應該是大馬華人的國民食物,粿條類似粄條,這裡作法是加上偏甜的黑醬油去炒,所以看起來顏色比較深。


主要的遊覽區域就是步行打的範圍以內喬治市(George Town),整個喬治市都是世界文化遺產,但其實老城區並不算大,所以還是覺得留一個白天時間找地方賞鳥,其他時間逛喬治市也夠。所以在出發前透過網路已與當地的賞鳥旅行社聯繫上,安排了八小時賞鳥遊,第三天一大早鳥導就來酒店。

鳥導是一位馬來老先生(個人推測有印度血統),談吐頗為有趣,是土生土長的當地人,以前的工作是在北海軍用機場擔任通訊電子方面的工作。鳥導接了熊爸熊媽後,並不在檳榔嶼本島賞鳥,而是走跨海大橋到馬來半島(照片是回程所拍,背景是檳榔嶼)。


這是Google的截圖,今日的賞鳥點是與喬治市隔海相對的北海(Butterworth)的內陸與海邊。在馬國行政上,所謂檳城其實是一個州,包括檳榔嶼全島與對岸的很大一部分,如地圖上的北海、大山腳皆為檳城的一部分。而鳥導帶熊家去的第一個鳥點是位於北海的Hutan Pelajaran Air Hitam Dalam,這是一個民間成立的生態保護區。


大門口的看板,這張照片是從Pokemon Go截圖下來的。這個保護區範圍並不大。


進門後的區域應該屬於半紅樹林地帶,有水椰樹,其去殼的果實就是摩摩喳喳中的亞答子。


水椰果實


在這一區有聽到紅樹八色鶇(Mangrove Pitta)的叫聲,可惜無緣見到。

沒想到保護區緊鄰人家,還是這家人住在保護區內?涼亭中坐著的是鳥導。


有步道,但步道很短。


步道區走完進入河邊,保護區中有一小溪穿過。


這裡有猴群,數量還不少,不過不是熊爸的菜,隨意拍個兩張。


可以看到河另一側是棕櫚樹,可能是私人產業。


還有水獺出沒,比較希罕。


園中有些普鳥或在星泰印尼已看過的鳥,如佛法僧、赤胸擬啄木、綠嘴地鵑、紋胸巨鶥、黑翅雀鵯等,但大多匿身於樹叢中,不是很好拍。


699-鑲紅綠啄木鳥  Banded Woodpecker  2023年馬來西亞檳城北海Air Hitam Dalam Educational Forest  原圖切裁放大

這隻距離稍遠,但在樹頂高聲鳴叫(第一次聽到啄木鳥叫聲),而讓熊爸注意到。胸腹有斑,頭至兩翅為褐紅,兩翅更偏深紅,背中線有橄欖綠色,特徵清楚。是熱帶/亞熱帶森林紅樹林生活的啄木鳥。

應是東南亞的普鳥,分布地是馬來半島、婆羅洲、蘇門答臘與爪哇。



700-紅樹仙鶲  Mangrove Blue Flycatcher  2023年馬來西亞檳城北海Air Hitam Dalam Educational Forest

坦白講,亞洲有不少藍身橙腹的鶲科鳥種,在野外看到熊爸完全無法馬上區別,這隻好在鳥導馬上就說出鳥名。

紅樹仙鶲是生活在熱帶/亞熱帶紅樹林中的鶲科鳥類,算是棲息地頗為特定且局限。其實檳城這邊不論是島上或本土都在大量開發,至少在這個區域紅樹仙鶲的生存環境是不太樂觀的。

紅樹仙鶲主要分布於馬來半島、蘇門答臘、爪哇、婆羅洲與菲律賓。

Air Hitam Dalam保護區觀鳥結束後,鳥導帶我們去北海的海邊,僅有一群濱鷸,且即使用單筒望遠鏡看都無法辨識的距離,所以待了一陣子後就去用午餐。

餐後在北海附近的稻田中尋找田間鳥種。二月底的時候馬來半島的水稻已收割,整個田裡光禿禿的,也沒有注水,加上午後氣候還頗炎熱,基本上沒有看到什麼鳥,印象中僅有鉗嘴鸛或小白鷺之類的普鳥,鳥導很盡力地幫熊家找鳥,可是也沒有什麼收穫,


鉗嘴鸛(No.82),從在斯里蘭卡的初相會,到如今看到不想舉起相機。

於是就請鳥導提前將熊爸熊媽送回酒店,結束了檳城賞鳥活動,熊爸熊媽繼續在喬治市老城區晃蕩。


晚餐在這家喬治市最知名的扁擔飯食堂解決,這家店在檳城機場也有店面。


主菜多是炸物,有數種不同的咖哩。這家是印裔開的,印度口味很明顯,有別於中午吃的馬來扁擔飯(鳥導找的店)。

印度奶茶、印度烤餅都有。味道不錯,熊爸對印度食物不排斥,但可能有人會覺得口味過於鹹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西馬賞鳥行(二):705-棕頭鵑鳩 706-鱗胸鵯 707-白喉褐冠鵯 708-山孔雀雉

705-棕頭鵑鳩  Little Cuckoo Dove  2023年馬來西亞武吉丁宜  原圖切裁放大 棕頭鵑鳩分布相當廣泛,北起雲南,南至小巽他諸島,一般森林裡常見。 雖說常見,熊家在東南亞也只在武吉丁宜日本庭園的停車場附近同一地點前後兩天各看到一次,而且這兩次的 棕頭鵑鳩都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