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orge C. Reifel Migratory Bird Sanctuary(以下簡稱為Reifel候鳥保護區)的大名是從雲城靜坐部落格中得知的,
見 http://mypaper.pchome.com.tw/ctot/post/1342084808當然這次來溫哥華賞鳥,這個保護區就是熊爸熊媽 Number One 非去不可的的鳥點。
來之前,做了些功課,知道這原先是私人土地(Reifel 家族),後來捐給一個公益社團,成立了保護區,並與中央動保部門合作,保護當地的自然生態(此保護區外還有國家的也是保護區性質的土地及部分海域)。熊爸當然知道八月底這裡的候鳥應該不多,雖然有當地留鳥,但其實心中盤算的是這裡有一對北美太平洋岸罕見的沙丘鶴(Sandhill Crane)定居,非看到不可!
在溫哥華的第二天早上,熊爸的老同學到民宿跟熊爸熊媽會合,這位老同學全家很早就移民溫哥華,熊爸在美國唸書時就來叨擾過,所以這次來溫哥華一定要跟他見面。老同學也隨和,說既然要來賞鳥,自己也沒來過,就一起來看,熊媽第一次看到熊爸的同學,但熊媽的大學死黨跟老同學的弟弟也認識,可以牽拖一堆的事來聊。
Reifel保護區位於溫哥華西南邊的Delta市,這個地區應該算是農業區,有鄉村的fu,熊爸一夥人九點到。九點對鳥人來講賞陸鳥其實是偏晚,但這個保護區九點才開園,或許也有保護鳥類的動機在,不過對賞水鳥來說就還好。
進園後的步道上就有一些家麻雀在地上覓食,完全不怕人,原來這個保護區允許遊客餵食,餵的是小米一類的穀物,在售票口有販售。家麻雀的原生地是歐亞大陸,美洲的明顯是被歐洲人引進。家麻雀與台灣的麻雀是同屬不同種,這次有拍到特寫。注意左後方有一支背對鏡頭的較大黑鳥,後會介紹。
熊爸熊媽直奔水塘區尋找沙丘鶴。
這裡大部分都是大加拿大雁。熊爸看到一位手持望遠鏡又帶相機,應該是當地資深鳥友,向其詢問有無看到沙丘鶴。這位鳥友說,雖說定居在保護區,也會飛來飛去,未必一定看得到。這位鳥友很興奮看到同好,說自己是來看雪雁,有一隻剛抵達,但顯然也是出去覓食了,到處找也找不到。
這裡大部分都是大加拿大雁。熊爸看到一位手持望遠鏡又帶相機,應該是當地資深鳥友,向其詢問有無看到沙丘鶴。這位鳥友說,雖說定居在保護區,也會飛來飛去,未必一定看得到。這位鳥友很興奮看到同好,說自己是來看雪雁,有一隻剛抵達,但顯然也是出去覓食了,到處找也找不到。
大黃腳鷸應該是過境此處,看到零星幾隻。
灰斑鳩原生於歐亞大陸(但台灣沒有),被歐洲人引進到加勒比海的巴哈馬群島,逐漸從佛羅里達往北繁衍,至今廣布於美加。所以這件事又提醒熊爸,在國外即使是看起來尋常的鳥,還是要拍下來,不要太自以為是。
這些願意給拍的大加拿大雁應該是這裡的住民,完全不怕生。
熊媽倒是瞥見了一隻琵嘴鴨,這鳥前次看到是在宜蘭,是太平洋兩岸都可見到的候鳥。
其實這個保護區也不算小,範圍一直延伸到海裡都是。
熊爸一行人在保護區中晃了兩個鐘頭左右,越走越熱(當天應該是溫哥華入夏後的一天),始終沒看到沙丘鶴,很失望地走回園區門口。
493-灰斑鳩 Eurasian Collared-Dove 2016年George C. Reifel Migratory Sanctuary, Delta, BC
剛進園區停好車後,準備去買門票,看見遠方枝頭上有一隻鴿子,就順手拍了下來,回家查鳥書,方知又是一個新種,雖然是很普遍的鳥。
灰斑鳩原生於歐亞大陸(但台灣沒有),被歐洲人引進到加勒比海的巴哈馬群島,逐漸從佛羅里達往北繁衍,至今廣布於美加。所以這件事又提醒熊爸,在國外即使是看起來尋常的鳥,還是要拍下來,不要太自以為是。
494-紅翅黑鸝 Red-winged Blackbird 2016年George C. Reifel Migratory Sanctuary, Delta, BC
這是分布在北美大陸的超普遍鳥種,但熊爸熊媽前一年在奧勒岡保護區的池塘中僅驚鴻一瞥,因為照得太不清楚了,所以一直未放到部落格中。沒想到這次在溫哥華,Reifel保護區的
紅翅黑鸝不僅不怕生,甚至願意站在遊客的手掌上吃飼料,自然特寫是少不了的。
紅翅黑鸝不僅不怕生,甚至願意站在遊客的手掌上吃飼料,自然特寫是少不了的。
在園區至少待了快兩個鐘頭,已近中午,片尋不著沙丘鶴,悻悻然走到門口,由於熊爸戴的是遮陽帽,眼睛的上方視野被蓋住,但突然看到地上有很大的鳥影往右後方快速移動,不太像是雁鴨,抬頭又不見蹤影,於是趕快回頭往池塘處走也沒看到,這時又碰到來看雪雁的鳥友,鳥友看到熊爸就問看到沙丘鶴沒,熊爸回說沒有但補充說剛才看到巨大的鳥影,鳥友說他沒看到沙丘鶴。
於是熊爸又再走回到門口售票處,沒想到兩隻大鳥就站在行政區的地上,實在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
495-沙丘鶴 Sandhill Crane 2016年George C. Reifel Migratory Sanctuary, Delta, BC
於是熊爸又再走回到門口售票處,沒想到兩隻大鳥就站在行政區的地上,實在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
495-沙丘鶴 Sandhill Crane 2016年George C. Reifel Migratory Sanctuary, Delta, BC
北美只有兩種鶴,一種是瀕危的美洲鶴,一種是沙丘鶴,後者數量不少。雖說不少,但在太平洋沿岸算是少見的過境鳥。熊爸來時知道Reifel保護區有長住者,總算幸運的看到,是這次旅行的頭獎。
Reifel保護區的沙丘鶴有些故事要說一下(參考保護區網站的文字說明),溫哥華這一帶一直都有沙丘鶴來去,在很久以前有兩隻人工孵化的幼鳥被帶到園區,由於是人類豢養,不會飛離,但一直未生育。雖然這兩隻鳥老早就不在了,但在三十年的歲月裡,吸引了許多過往的同類在此處歇息。1992年,有一隻雄鳥飛到此處定居,並吸引了另一隻雌鳥為伴,之後他們有生仔子(2000年)。根據熊爸在來前所研讀的網路資料,好像小孩長大後就被趕走了(獨立!),2016年好像又有生(較早熊姑婆有來,那時有),但可能夭折,因為熊爸熊媽此時看到的並沒有幼鳥在園區。網站說在2017年雄鳥過世(至少有27歲),雌鳥又有了一個小鮮肉伴侶,兩鳥有又了雛鳥,但不幸夭折。所以熊爸這時拍的,有一隻已經不在世上了。至於如何分雄雌,一般說法是看體型,雄鳥較大,不過這兩隻看不太出來。
Reifel保護區的沙丘鶴有些故事要說一下(參考保護區網站的文字說明),溫哥華這一帶一直都有沙丘鶴來去,在很久以前有兩隻人工孵化的幼鳥被帶到園區,由於是人類豢養,不會飛離,但一直未生育。雖然這兩隻鳥老早就不在了,但在三十年的歲月裡,吸引了許多過往的同類在此處歇息。1992年,有一隻雄鳥飛到此處定居,並吸引了另一隻雌鳥為伴,之後他們有生仔子(2000年)。根據熊爸在來前所研讀的網路資料,好像小孩長大後就被趕走了(獨立!),2016年好像又有生(較早熊姑婆有來,那時有),但可能夭折,因為熊爸熊媽此時看到的並沒有幼鳥在園區。網站說在2017年雄鳥過世(至少有27歲),雌鳥又有了一個小鮮肉伴侶,兩鳥有又了雛鳥,但不幸夭折。所以熊爸這時拍的,有一隻已經不在世上了。至於如何分雄雌,一般說法是看體型,雄鳥較大,不過這兩隻看不太出來。
2023更新:雌鳥與小鮮肉繼續在保護區,2018又生了兩隻雛鳥,其中一隻順利長大,後來被父母趕走。這兩位居民是目前保護區唯有的留鳥,仍然有許多沙丘鶴會過境或度冬,但繁殖期必會被趕跑。
拍了不少照片,熊爸熊媽與同學再去附近另一個鳥點試試運氣。
拍了不少照片,熊爸熊媽與同學再去附近另一個鳥點試試運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