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5日 星期三

461-小青足鷸 462-紅頸綠鳩 463-栗啄木鳥 464-金背三趾啄木 465-褐喉食蜜鳥

 461-小青足鷸  Marsh Sandpiper  2015年桃園大園


又稱之為澤鷸,鳥書稱是過境的普鳥與冬天的不普遍候鳥。熊爸在北部的賞鳥經驗都是過境鳥,或許過境時間短加上數量不多,迄今清楚看到次數不多。此鳥會與其他鷸科混群。與大
青足鷸最好的區別方法是看體型與鳥嘴的長度,小青足鷸體型小且嘴較短且筆直



462-紅頸綠鳩  Pink-necked Green Pigeon  2016年新加坡植物園


新加坡普鳥,廣布於東南亞。這鳥以果實為主食,與野鴿的雜食性完全不同,也不會下地。由於都出沒在樹葉枝椏間,反而不是很好拍,還好植物園中的不太怕人,距離可以較近。



463-栗啄木鳥  Rufous Woodpecker  2016年新加坡植物園 


東南亞鳥種,在新加坡屬不普遍留鳥。這張照片清楚可見啄木鳥除了用腳爪抓住樹幹外,還有用尾羽支撐頂住。這隻鳥是熊爸熊媽在步道上看到,因為不常見,算是一個驚喜新種,栗啄木也很大方地讓我們拍了幾張特寫。



464-金背三趾啄木  Common Flameback (Commom Goldenback) 2016年新加坡白沙公園


白沙公園的C停車場(Parking Lot C)是知名的鳥點。最後一天一大早熊爸熊媽把行李寄放在機場,就再坐捷運東西線到巴西立起站。走個十分鐘就到了C停車場。首入眼簾的就是兩隻金背三趾啄木在地上玩耍,這是熊爸熊媽第一次看見啄木鳥下地,很是特別。

金背三趾啄木是新加坡普鳥,廣布於東南亞。這次新加坡之旅能看到三種新種啄木鳥,已經覺得收穫豐富。


2018年在泰國崗卡章國家公園,被鳥導在極遠處找到,這是用鳥導單筒望遠鏡加熊媽iPhone拍下的。



465-褐喉食蜜鳥 (褐喉花蜜鳥、褐喉直嘴太陽鳥)Brown-throated Sunbird  2016年新加坡白沙公園  


這鳥也是新加坡常見的留鳥,分布範圍從雲南一直向南到印尼。食蜜鳥個頭小(14公分),又活潑好動,不算好拍。但因為吃花蜜的關係,而花蜜植物通常是灌木,跟人站立時的視線大致平行,有機會在東南亞的公園中多注意觀察,說不定就會看到這些漂亮的食蜜鳥或太陽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西馬賞鳥行(二):705-棕頭鵑鳩 706-鱗胸鵯 707-白喉褐冠鵯 708-山孔雀雉

705-棕頭鵑鳩  Little Cuckoo Dove  2023年馬來西亞武吉丁宜  原圖切裁放大 棕頭鵑鳩分布相當廣泛,北起雲南,南至小巽他諸島,一般森林裡常見。 雖說常見,熊家在東南亞也只在武吉丁宜日本庭園的停車場附近同一地點前後兩天各看到一次,而且這兩次的 棕頭鵑鳩都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