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9日 星期一

西馬賞鳥行(六):717-馬來嘯鶇 718-紅頭咬鵑 719-棕胸雅鶥 720-棕眉姬鶲

福隆港民宿第二天的早餐

這個抓餅口感跟台灣的冷凍蔥抓餅口感完全一樣,只差沒有蔥,而馬來人是沾著咖哩醬來吃的。


這是第三天的早餐。至於兩頓晚飯沒有拍,現在也忘記吃的是什麼,可見很普通。


這是在福隆港第二天賞鳥的第一個鳥點,也是福隆港最知名的鳥點,位置在這個步道(Hemmant Trail)的入口,在這裡碰到不少鳥人。本來在入口招牌旁邊有一條小水道,看過以前的台灣知名部落客曾拍到剪尾,但這條水道已經蓋起來,上面還有個幫浦樣的機器,看來是用於取水。

Hemmant Trail鳥況確實不錯,陸續有鳥兒光臨。


717-馬來嘯鶇  Malayan Whistling Thrush  2023年馬來西亞福隆港  馬來半島特有種 IUCN近危物種(NT)

馬來嘯鶇僅分布於馬來半島,從eBird上的照片來看,全來自福隆港。目前,馬來嘯鶇的分布幾僅存於中部高地森林地帶,而且非常分散,看來其生存環境是頗不利的,無怪乎已被列為近危物種。不過,在福隆港算是容易看到且必看的。

嘯鶇屬的鳥共九種,全分布於亞洲,這是看到的第五種。



718-紅頭咬鵑(雄鳥) Red-headed Trogon  2023年馬來西亞福隆港

紅頭咬鵑的分布比較廣,從南亞喜馬拉雅山南麓一線至東南亞(中南半島、馬來半島、蘇門答臘)與大陸西南與華南各省(最東可至福建),IUCN評為無危,但在大陸是二級保護動物。

拍過幾次咬鵑的心得是,咬鵑對人類不怎麼排斥,會突然飛到某一枝頭上與人對看,而且會待很久,十幾二十分鐘都有,身體不亂動,非常給拍,像這隻在Hemmant Trail先在高處,後來飛下來幾乎與熊爸等高,眼神像是盯著鏡頭,非常有模特兒的架勢。



接下來的這個鳥點,離Hemmant Trail不算太遠,但很奇特的是鳥點就在路邊,腹地很小,照理說鳥通常不會喜歡這樣的地方,不過看鳥導簡單布置一下,就有些一般認為是較害羞的鳥上門,感到很是稀奇。

由於這個點是馬國鳥人自己布置的,不甚清楚現在有無繼續經營,從谷歌地圖影像中找不到痕跡,貌似臨時性的,這裡放一個大致的座標位置(下圖中用箭頭標示者),給有興趣的鳥友參考。


719-棕胸雅鶥  Buff-breasted Babbler  2023年馬來西亞福隆港

棕胸雅鶥分布於喜馬拉雅山東側南麓,從印東、雲南廣西至中南半島與馬來半島。

雅鶥類的鳥好像都是在樹林樹叢底層活動,不容易觀察到。這個鳥點其實光線算是亮的,竟然會跳出來,著實嚇了一跳,後來還接著還有兩種也是如此。



720-棕眉姬鶲  Rufous-browed Flycatcher  2023年馬來西亞福隆港

這鳥的棕眉不一定看得清楚,倒是白喉很明顯,那為什麼不叫白喉姬鶲,因為還有一種姬鶲已經先註冊這名字了。

棕眉姬鶲分布於中南半島南部、馬來半島與蘇門答臘,是熱帶/副熱帶濕潤高地森林中底層活動的鳥種。在福隆港似乎很活躍,之前有在Richmond Bungalow看到,但在這裡距離近光線也較好

2025年9月9日 星期二

西馬賞鳥行(五):福隆港與715-栗頭噪鶥 716-馬來山鷓鴣

 西馬賞鳥行第五天,熊爸感冒大概好了百分之五十,三人從話望生縣往南開到下圖中藍色圈的福隆港賞鳥。


福隆港不是港口,英文名為Fraser's Hill,位在馬來半島中部的山上,海拔1260米,二十世紀初期被英國人開發成避暑勝地,至於中文為何叫福隆港,眾說紛紜沒有肯定的結論。

到福隆港的道路十分狹窄,將google圖放大,可看出是一個環狀道路,上下山是單行道,上山的叫56號公路,下山的是148號公路。


這是離開時在山下出口處所拍。因為是下山單行道,所以看到禁止通行的交通號誌。


將福隆港谷歌地圖再放大,又可看見福隆港本身也是一個環狀,中間有一個高爾夫球場,不過整體而言,森林覆蓋還算多,以熊爸去過的避暑景點來看,有點像迷你版的廬山:上下山的路沒有房子,全是森林,到山上後有不少的西式洋樓。只是此處房子比較新比較小,而環福隆港的道路十分狹窄,有似台灣的產業道路,加以兩旁的西式洋房,又有種在陽明山菁山路東山路豪宅區的感覺。另外,不似武吉丁宜或雲頂高原,福隆港這裡似乎沒有什麼觀光景點或設備,遊客就比較少,除了中間的高球場。不過整個福隆港有不少森林步道,小健行是很不錯的地方。


這是福隆港的中心,非常小的聚落,有一個圓環,圓環中央是一個鐘塔。


很有英國小村莊的風情。其實圓環另一側有一個比較大的旅館,不過原鳥導為了省錢,安排熊家住民宿,西式洋房也不算差,而且屋主也是一位業餘生態作家。


這裡也立有IBA重要鳥點的牌子。事實上,來西馬賞鳥,福隆港是必朝聖的鳥點,這裡鳥種多,鳥也比較不懼人。不過,台灣鳥友雖然很多來這裡,可是在網上都沒有就地理位置描述很清楚,熊爸會在後面文章中盡量將福隆港去過的個個鳥點都說明清楚,以方便後面來賞鳥的朋友。


這是福隆港的第一個鳥點,在這個Richmond Bungalow外的路兩側。

如果用谷歌地圖查詢這個鳥點,關鍵字就用Richmond Bungalow,就會看到這是一條死路,Richmond Bungalow是路的終點,Bungalow其實就是孟加拉式洋房的意思,這種洋房以前天母很多,現在巷弄裡還有一些。這個洋房在谷歌上查詢的結果是目前沒在營業的民宿。如果有開放,住在這裡似也不錯。

熊爸熊媽與鳥導就在Richmond Bungalow前的路旁等鳥,這個位置林木茂盛,有喬木也有灌木,貌似很好的鳥點,因為台灣鳥友也有在部落格中貼出,熊爸來之前就有標記,果然鳥導就帶過來了。這裡的缺點是太陰,兩旁樹多且高,光線不佳,成像ISO偏高。


715-栗頭噪鶥  Chestnut-capped Laughingthrush  2023年馬來西亞福隆港  IUCN近危物種(NT)

栗頭噪鶥分布於馬來半島與蘇門答臘的森林環境中,活潑好動較不懼人。原先在婆羅洲的亞種已獨立成新種栗冠噪鶥(Chestnut-Hooded Laughingthrush, No. 149)。熊爸2013年去沙巴時還未獨立,但這次來西馬因為知道沙巴的已獨立出來,反倒特別注意要看到原種。

栗頭噪鶥在福隆港應算是容易見到的中型鳥類,不過這次來以Richmond Bungalow鳥點的角度最好。



716-馬來山鷓鴣  Malayan Partridge  2023年馬來西亞福隆港  馬來半島特有種

馬來山鷓鴣僅分布於馬來半島,尤其是馬來西亞中部森林地帶。雖然被IUCN評定為「無危」(Least Concern, LC),但其實因棲息地被產業開發侵蝕,數量應有明顯下降。

馬來山鷓鴣是這次拍鳥行的另一目標鳥種,eBird上此鳥的照片全部是在福隆港所攝。而瀏覽台灣鳥友的部落格,凡是在西馬看到此鳥皆是在此鳥點Richmond Bungalow看到的。所以,此鳥點的重要性不言可喻。不過第一天下午來時,僅出現兩隻,而且都躲於樹叢之內,無論如何不敢現身,最多露出個頭,以致必須隔天下午再來補拍,也是很勉強的露了個身就藏在林中。這讓鳥導也覺奇怪,鳥導說以往都是一群出現在路旁覓食,不知是什麼原因造成鳥兒數量減少與緊張。

西馬賞鳥行(六):717-馬來嘯鶇 718-紅頭咬鵑 719-棕胸雅鶥 720-棕眉姬鶲

福隆港民宿第二天的早餐 這個抓餅口感跟台灣的冷凍蔥抓餅口感完全一樣,只差沒有蔥,而馬來人是沾著咖哩醬來吃的。 這是第三天的早餐。至於兩頓晚飯沒有拍,現在也忘記吃的是什麼,可見很普通。 這是在福隆港第二天賞鳥的第一個鳥點,也是福隆港最知名的鳥點,位置在這個步道(Hemmant T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