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6日 星期六

2019肯亞賞鳥行(廿一):安博賽利國家公園一日遊之上午巡禮

早餐畢,開始今天上午在安博賽利國家公園的行程。

公園主幹道上塵沙瀰漫,交通繁忙,因為大家都出發獵遊了。


跟前一天下午相比,吉力馬札羅山更看不清楚。



色鵰(Tawny Eagle, No. 142)在高處監視中。這種大鳥在東非獵遊中算是常見的。



典型的非洲草原照片,有長頸鹿、牛羚、斑馬、湯氏瞪羚,左一長頸鹿前腳中還有一隻黑背狐狼。



這是第一次看到的物種─大耳狐(bat-eared fox),或譯為蝠耳狐,稀樹草原生活的哺乳動物,雜食性,有兩個亞種,一種在東非(照片上的)一種在南非。



來的時候是八月,是乾季,而安博賽利與馬賽馬拉那邊相比,似乎更缺水。不過這一小區似乎是個沼澤地,顯得很有綠意。根據導遊的講法,此處有水是地下水之故。這講法應該沒錯,因為這裡有吉力馬札羅山,長期雪融化與雨季的水後流入土壤中形成地下水源。之前在坦尚尼亞的Lake Manyara國家公園,那邊的導遊也如是說,因為該湖是鹹水湖,湖側林木茂盛地帶靠的也是地下水。



接著車子駛入湖區,這可能是目前公園中面積最大的水域。



一條石子路穿過水域兩側,左側水多算是一個小湖,右側水少如同沼澤,熊家在這裡相當意外地加了很多新種,花了不少時間。



近處是湯氏瞪羚,後面有一群鴕鳥。



這算龍捲風嗎?



灰冕鶴(Grey-crowned Crane, No. 179),在路上覓食。



上次在坦尚尼亞拍的有點距離,相機效能也不好,這次補拍成功。



這裡竟然有河馬!



為何獵遊車都停在這裡,其實這是國家公園中一個可以讓遊客下車活動的小丘。



沿台階走上去,山頂展望很好。導遊給熊爸熊媽準備了飯盒,所以中午不回酒店了,這樣行程安排也不錯,上午行程結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西馬賞鳥行(二):705-棕頭鵑鳩 706-鱗胸鵯 707-白喉褐冠鵯 708-山孔雀雉

705-棕頭鵑鳩  Little Cuckoo Dove  2023年馬來西亞武吉丁宜  原圖切裁放大 棕頭鵑鳩分布相當廣泛,北起雲南,南至小巽他諸島,一般森林裡常見。 雖說常見,熊家在東南亞也只在武吉丁宜日本庭園的停車場附近同一地點前後兩天各看到一次,而且這兩次的 棕頭鵑鳩都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