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17日 星期五

泰國賞鳥行(二):548-灰頭紫水雞 549-白眉秧雞 550-泰國八哥 551-亞洲金織雀

 548-灰頭紫水雞  Grey-headed Swamphen  2017年泰國夜功府

灰頭紫水雞亞洲池塘水田常見鳥種,從中東到華南都有,偏偏臺灣沒有。尤其紫色的羽色令人驚艷,所以這是熊爸到泰國賞鳥,認為想當然耳會看到的鳥。沒想到此鳥生性怕羞,且機運不好,就只遮遮掩掩看到這一次。同一地點還請鳥導Par開車來回再尋一次,等了許久,就是不出來,只留下這張沙龍照。



549-白眉秧雞  White-browed Crake  2018年泰國夜功府


熊爸向來對
秧雞類的鳥十分有興趣,因為這類鳥個頭多不算小,但通常害羞不易見到,具有挑戰性,但通常以朦朧沙龍照告終,這張也是。

分布很廣,但不算普鳥,從中南半島往南至馬來半島,再往東可至澳洲與西太平洋的密克羅尼西亞皆有。棲地與灰頭紫水雞類似,皆屬淡水濕地鳥種。



550-泰國八哥  Great Myna  2018年泰國軍功府

這種八哥的拉丁學名叫Acridotheres grandis,中文與英文俗名(白尾八哥, White-vented Myna)常與爪哇八哥混淆,事實上也有將這兩種八哥視為同種的分類說。熊爸這裡採不同種的分法,泰國八哥在外表上體型稍大,上嘴基羽簇也長得多。

泰國的普鳥,臺灣的外來種八哥,從體型、嘴基羽簇等來看,似乎是爪哇八哥。但不知有沒有從泰國引進,又與爪哇八哥雜交的,真的很難論斷。

第一天的賞鳥就以泰國八哥告終,夜宿佛丕府府治佛丕市Phetchaburi,佛丕府是華人習稱,新譯名為碧武理府。這裡從曼谷算已屬西南方,是暹羅灣西北角,開始進入往馬來半島的地峽區域。


第二天早上的賞鳥行程是以佛丕東北的田園地帶為主,這裡也是鳥導Par的老家,原來他父母也從事農業。時間很趕,Par沒有邀請熊家到他老家一坐。

泰國有三種織布鳥(weaver),在這一區都有。

551-亞洲金織雀  Asian Golden Weaver  2018年泰國佛丕府

亞洲金織雀分布於中南半島與印尼蘇門答臘。雄鳥臉頰、嘴為黑色,腹部全金黃色,是令人賞心悅目的鳥種。不過鳥書資料顯示,目前已屬不普遍或稀有的鳥種,可能與這地區的捕獵有關,但至少在泰國這一帶生態還算健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西馬賞鳥行(六):717-馬來嘯鶇 718-紅頭咬鵑 719-棕胸雅鶥 720-棕眉姬鶲

福隆港民宿第二天的早餐 這個抓餅口感跟台灣的冷凍蔥抓餅口感完全一樣,只差沒有蔥,而馬來人是沾著咖哩醬來吃的。 這是第三天的早餐。至於兩頓晚飯沒有拍,現在也忘記吃的是什麼,可見很普通。 這是在福隆港第二天賞鳥的第一個鳥點,也是福隆港最知名的鳥點,位置在這個步道(Hemmant T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