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25日 星期日

2016澳門賞鳥行與444-紅耳鵯 445-長尾縫葉鶯 446-灰頭麥雞

熊爸2016年過年趁熊媽去冰島看極光時,跑到澳門賞鳥。其實是因為熊爸的媽媽行動不便,澳門是熊婆婆比較放心可以自由行動的地方,熊爸利用早上時間去找鳥。

澳門可以賞鳥嗎?當然可以,有鳥的地方就可以賞鳥,但澳門的自然環境真的很差,綠地很少。

澳門本來由三個地方組成─澳門半島、氹(ㄉㄤ、)仔島與路環島。2000年後,澳門政府將
氹仔與路環間填海造陸,變成了現在的樣子。這塊地叫做路氹城,最糟糕的是,這塊地澳門政府只想到錢,前半部蓋賭場(銀河、威尼斯、新濠天地等,也就是俗稱的金光大道),後半段是高爾夫球場,還有一座體育館與兩個水塘勉強算是公共設施。這麼大的一片土地,完全沒有考慮規劃一座大型公園,澳門人已經沒有多少綠地了,必須要說澳門政府非常短視。

先說水鳥,據說在填海造陸前澳門有不少過境與冬候水鳥,可是隨著建設與污染嚴重,變得非常稀少。澳門政府後來勉強在
氹城蓮花大橋西北側留了一小塊紅樹林濕地作為生態公園。不過熊爸這次並沒有去,因為不對外開放。而且老實講,這塊濕地實在小得可憐,去了可能更傷心。至於陸鳥,就僅限於比較大且環境相對自然的公園及最偏遠的地方(路環部分地區),當然生存空間被嚴重壓縮,所以鳥種跟鳥數都非常有限。唯一值得稱道的,就是澳門海岸都很乾淨,不像台灣都是垃圾。

基本上澳門能看到的鳥都是華南普鳥。所以很多已看過的熊爸就沒有再拍。列表如下:

蒼翡翠、紅冠水雞  龍環葡韻有看到(龍環葡韻就是威尼斯側面那座大池塘,池塘西邊就是葡式住宅博物館
XX柳鶯  龍環葡韻的住宅博物館一帶是公園,樹木較多可成蔭,其間有許多柳鶯,有比極北柳鶯還小的,推測是台灣所沒有的柳鶯鳥種。
爪哇八哥  外來種,氹城各處常見。
綠繡眼、珠頸斑鳩、白頭翁、麻雀  都是普鳥。
白頰山雀(大山雀) 只看到一隻/一次,不知在澳門是否為普鳥。
黃尾鴝(北紅尾鴝)、棕背伯勞、八哥、烏鶇(黑鶇)、鵲鴝、喜鵲  都在郊區看到,其中黃尾鴝是冬候鳥。
白鷺(無法確認大、中、小) 海邊常見

另外還有兩種鳥雖非首見,但拍得比以前清楚:
白斑紫嘯鶇 No. 229.2
當初在金門中山紀念林內驚鴻一瞥,沒對好焦。澳門這隻也是出現一下就躲起來,不過澳門郊區的清晨,會聽到此鳥高頻的叫聲,顯示仍有一定數量。


紅脇藍尾鴝雄鳥 No. 367.2 
在春秋過境時,藍尾鴝頗常在野柳看到,但熊爸一直沒看到雄鳥,這次在澳門同一地點連續三天看到一對,大概這一對是在澳門度冬的。




444-紅耳鵯  Red-whiskered  Bulbul  2016年澳門黑沙灘
 

紅耳鵯是華南普鳥,也分布於東南亞與南亞。雜食性鳥種,從照片就可看出與表兄弟白頭翁的生活習性類似,熊爸在黑沙灘公園看到兩者經常共同覓食人類遺留的食物殘渣,但紅耳鵯比白頭翁警覺一些。
紅耳鵯飛不過臺灣海峽,但偏偏就有好事者將這種普鳥在台灣野放。有一陣子在南港附近出沒,吸引大批砲友前往,現在可能有小族群繁衍。熊爸是覺得兩岸交流頻繁,港澳更是方便的觀光點,砲友似乎不必刻意去追,更不要說去餵食誘鳥了。



445-長尾縫葉鶯  Commom Tailorbird  2016年澳門新環葡韻濕地


華南普鳥,也廣泛分布於東南亞與南亞。與台灣的三種鷦鶯是同屬的兄弟。
長尾縫葉鶯顯然較能適應人類環境,在澳門還算常見。這隻拍於近午,在威尼斯側面新環葡韻濕地人行道旁矮樹叢中,相當不怕人,光線又好,近距離照了相當多,可惜因硬碟損毀只留下兩張紀念。



446-灰頭麥雞  Grey-headed Lapwing  2015年新北貢寮  原圖切裁放大


灰頭麥雞(跳鴴)在台灣是過境鳥,數量相當稀少,看到要碰運氣。在貢寮看到的是兩隻,熊爸採低身緩緩前進,每走幾步蹲下來拍幾張,竟然灰頭麥雞容忍到算是相當近的距離。熊爸有自制能力,到一定距離就不會再前進了,不像有些砲友明明鏡頭已經很大,還要走近到讓鳥嚇飛才滿意。後來發現,這兩隻灰頭麥雞還是很警覺,但對象主要應該是對貢寮地區的猛禽,此處過境與常居的鳶、鷹不少,有狀況時灰頭麥雞看到狀況不對,就會飛到另一處,但還是同一區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2019肯亞賞鳥行(十一):632-東非雙領花蜜鳥 633-鱗斑鷓鴣 634-熱帶黑鵙 635-非洲山鶺鴒

632-東非雙領花蜜鳥   Eastern Double-collared Sunbird  2019年The Ark Lodge, Aberdare NP, Kenya (原圖切裁放大) 在方舟拍鳥,要嘛就是在各樓層陽台,要嘛就是在木製天橋前後找尋,範圍其實很小,不過即使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