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2日 星期六

258-紅枕咬鵑 259-白鶴 260-南黑鶲 261-棕背三趾翠鳥 262-翹鼻麻鴨

258-紅枕咬鵑雄鳥  Red-naped Trogon  2013年沙巴Sepilok雨林探索中心  婆羅州特有亞種  IUCN近危物種


驚艷指數★★★
這隻跟257紫頂咬鵑略有不同,主要差異是頭是黑的,眼週與嘴為藍色,頭後(枕帶)為紅色,胸前有紅黑分界有白色細紋。當大夥在步道上很困難的拍樹叢中的紫頂咬鵑時,這隻紅枕咬鵑就在步道正上方的樹枝上盯著我們十幾人看,沒人注意,直到熊爸頭抬起來發現牠的存在,非常好笑的相遇。

紅枕咬鵑分布於馬來半島、蘇門答臘與婆羅洲,生活在原生林或次生林中,不普遍鳥種。



259-白鶴  Siberian Crane  2015年金山  IUCN極危物種  華盛頓公約CITES Appendix I 物種 

金山小白鶴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2014年底飛到金山,當時未滿一歲(幼鳥),迷途,因為東線白鶴的冬天棲息地是江西鄱陽湖(維基百科)。


此攝於2015年元旦,亞成鳥的黃羽特徵很明顯。這是熊爸熊媽第一次與小白鶴見面。

此後小白鶴一直待到2016年5月才飛離。中間有不少人鳥之間感人的故事。熊爸熊媽也多次來探望牠。


這張攝於2015年9月,一歲左右,羽色與外觀已是成鳥樣子,體型可能小一些。

小鶴離開後,一直未有訊息,希望牠一切都好。




260-南黑鶲  Southern Black Flycatcher  2019年Kibo Safari Camp, Kenya

原先放的是暗色黑鵙,但照得較模糊且從前方看,還是很不確定,也有可能是叉尾卷尾,所以撤回。在東非,黑色鳥又外型相似的有三種:暗色黑鵙、南黑鶲與叉尾卷尾。這張雖未拍到尾羽,但從頭部觀察,是南黑鶲的機會比較高。

南黑鶲分布在東非與南非。




261-棕背三趾翠鳥  Rufous-backed Dwarf-kingfisher  2017年西峇里國家公園


棕背三趾翠鳥是一種非常袖珍的翠鳥,僅14公分,分布於馬來半島至大、小巽他群島。第一次看到是在沙巴Sepilok雨林探索中心,驚鴻一瞥就飛走了,還好對到焦。第二次則是在印尼峇里島的國家公園,在等八色鶇的時候出現。

棕背三趾翠鳥在分類上有爭議,維基上認為與另一種黑背三趾翠鳥同種,不過鳥書舉出進來研究,似乎都不認可維基的看法。



262-翹鼻麻鴨   Common Shelduck  2015年金山


俗稱花鳧(音符),台灣度冬數量很少,這兩隻在小白鶴剛到金山時,也同時出現在鄰近濕地,也引起鳥友的圍觀拍攝(順便?)。
相片中這一對左邊的應是雌鳥,右邊為雄鳥。雄鳥在繁殖期上嘴基部有紅色瘤狀突出,故稱之為翹鼻。這張兩隻對比下仍可看出左邊雌鳥曲線平順,右邊的上嘴比較突,因為並非繁殖期,突起部不算明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2019肯亞賞鳥行(十一):632-東非雙領花蜜鳥 633-鱗斑鷓鴣 634-熱帶黑鵙 635-非洲山鶺鴒

632-東非雙領花蜜鳥   Eastern Double-collared Sunbird  2019年The Ark Lodge, Aberdare NP, Kenya (原圖切裁放大) 在方舟拍鳥,要嘛就是在各樓層陽台,要嘛就是在木製天橋前後找尋,範圍其實很小,不過即使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