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10日 星期三

81-小卷尾 82-鉗嘴鸛 83-灰喉山椒鳥 84-非洲禿鸛

81-小卷尾  Bronzed Drongo  2014年烏來

體型比大卷尾小,散發金屬光澤,棲息環境也與大卷尾不同(中低海拔山區),在烏來多次看到與灰喉山椒混群。


82-鉗嘴鸛  Asian Openbill 2018年泰國夜功府

驚怪指數★★★(嘴)
第一次看到是2012年在斯里蘭卡的生態旅館中,
鉗狀的大嘴讓第一次看到的熊爸熊媽感受到賞鳥的趣味性,但沒有拍好。一直要等到六年後才在泰國補考成功。也發現鉗嘴鸛在南亞與東南亞的田間算是蠻普遍的。


83-灰喉山椒鳥

驚豔指數★★★☆ (羽色鮮豔,雄雌對比強烈,群聚時令人心曠神怡)

冬天到烏來,灰喉山椒一定前來捧場,永不讓鳥友失望,灰喉是群聚性鳥類,多的時候可以有二十餘隻到三十隻上下,那場面夠壯觀了,重點是顏色強烈,配上櫻花真是讓人感到愉悅。天氣回暖,山椒就回山上去了。

2014年烏來瀑布公園
忽然來了一大群,也不怕人,但因為相機用中央單點對焦,在這張照片中除中間那隻公鳥外,其餘的山椒鳥都是模糊的背景。


2014年烏來信賢  雌鳥鳥羽為黃色  

2014年烏來福山  雄鳥為橙紅色,極亮眼


84-非洲禿鸛  Marabou Stork  2011年肯亞馬賽馬拉保護區Mara Bridge

驚怪指數★★★★
驚醜指數★★★★★ (已經被人稱為世界上最醜的鳥)

喜歡看動物頻道國家地理頻道的都知道東非有一個知名的動物大遷徙,每年夏天有成千上萬的牛羚斑馬會渡過馬拉河,然後鱷魚在河中等待,準備享用大餐。這張照片鳥前面是渡河失敗牛羚的屍體,已經浮腫漂到下遊,也就是熊爸所站的馬拉河鐵橋上。由於屍體太多(跟一般人理解不同,其實牛羚多數不是被鱷魚咬死的,而是自相踐踏被踩死的),橋上瀰漫可怕的惡臭。而非洲禿鸛與禿鷹就是屍體的清潔工,大自然的生態管理非常有效率!

2011年肯亞Serena Ol Pejeta House  這張是頭部特寫,真的是醜。

非洲禿鸛廣布於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普鳥,代表其環境適應力很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西馬賞鳥行(七):721-白喉短翅鶇 722-小鱗胸鷦鶥 723-銀耳相思鳥 724-馬來噪鶥

721-白喉短翅鶇  Lesser Shortwing  2023年馬來西亞福隆港 根據維基,鶲科短翅鶇的鳥大約有十種,都是生活在亞洲的森林中枝葉茂密的底層環境。這類的鳥通常非常隱密害羞,不容易觀察,台灣也有一種(台灣短翅鶇,又稱為小翼鶇),是特有種,至今無緣見到。 白喉短翅鶇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