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4日 星期日

2019肯亞賞鳥行(九):阿布岱爾國家公園內外與629-黃腹織雀 630-馬里基花蜜鳥 631-紅胸蜂虎 631-紅胸蜂虎

 肯亞行第五天,是移動日。

山布魯是在地圖的最右上角的黑箭頭處(其實還更遠一點,被截掉了),沿著來時的A2公路回頭往南,到了尼耶利(Nyeri)後轉B5公路往西北(B5這段路是前次2011年肯亞行的路線),今天的目的地方舟旅館(The Ark)是打紅星的位置。旅館位在深綠色的阿布岱爾國家公園(Aberdare National Park)的邊緣。這裡要提醒下將來有意要去肯亞旅行的同好,之前熊爸也在本部落格中說過(見「2011年肯亞行(一)」),臺灣旅行團在肯亞中部通常住宿的點不外乎阿布岱爾的方舟或樹頂(Treetops,名氣更大,英國伊莉莎白公主成為女王之地),或右邊肯亞山國家公園的一些類似旅館,都是在公園的邊緣,儘管行程文字介紹中說得天花亂墜,其實都沒有遊園行程,只是帶團員住一晚旅館而已。但如果是自由行,因為這裡地形較高是山地且濕潤,動植物相與草原不太一樣,是可以多待一兩晚進行深度遊覽的。

這是在園區外B5公路旁的公園管理處,導遊去辦入園許可,熊爸熊媽則去找鳥。

中午吃飯的地方是Aberdare Country Club。由於山上方舟旅館腹地有限,無法容納諸多的導遊與吉普車,所以這裡的規矩是遊客在這裡搭方舟接駁的小車上山,隔天同樣用接駁車下山,導遊在此處接回各自的遊客繼續行程,也就是導遊不上山。

非常濃郁的英國殖民風格建築與非常大的庭園,不過熊媽沒有留下什麼照片,因為來時觀光客太多了,絕大部分是陸客,好幾個大團,至少五六十人跑不掉。其中有個團還豎起了大布條集體合照,印象中好像是某企業的全球走透透團。陸客素質也都不差,只是人太多就會鬧烘烘的吵,與景色就不太協調,吃飯時(自助餐)也很有侷促感。其實非洲適合十人以下的小團,因為非洲不用大巴而是吉普車,但即使是臺灣的生態賞鳥團,動輒也是二、三十人。附帶一提,這裡的餐廳擺飾非常正式,桌上太多刀叉都不知道該怎麼用(沒拍,怕漏氣)。這天上午稍早有穿越赤道,不免俗地下來拍了兩張照片留念,路旁休息站/土產店也是陸客塞暴了,不曉得疫情過後,這樣的旅遊熱潮會不會再現?

這是隔天再回來此地等導遊時拍的。要住宿方舟旅館的遊客在此處check-in,行李會統一送到方舟的客房中,遊客只要帶隨身物品上接駁小巴即可。

這個俱樂部可供住宿,房型似乎都是獨棟小屋,座落於山坡,視野極佳,而且鳥極多,加上英國傳統殖民風與服務,值得住一晚。

吃完午飯後,休息一陣,拍拍鳥後,導遊就帶熊爸熊媽入園。跟別團不太一樣,熊家導遊用自己車載上旅館,在到旅館前先在公園內獵遊一番,將熊爸熊媽送到旅館後導遊就下山。明天上午熊爸熊媽早餐後坐旅館接駁車下山到俱樂部等導遊。

這裡海拔6800呎,約2072米,入夜有涼意。

大概花了一個鐘頭在公園裡,可能走的路線是在森林中,沒有看到什麼大型動物,鳥也不易看到,也沒有可下車地方來找鳥,只能期待旅館了。


629-黃腹織雀  Baglafecht Weaver  2019年肯亞Aberdare Country Club

種類繁多又不易辨識的織雀又來了!這次的黃腹織雀,是屬於較易辨識的東非鳥種,在肯亞除海岸外都有分布,鳥書上說喜居高地。這個俱樂部地勢較高,而稍晚進入Aberdare國家公園中也有看到。


630-馬里基花蜜鳥  Marico Sunbird  2019年Aberdare Country Club

花蜜鳥/太陽鳥個頭都小小的,這種馬里基花蜜鳥約12公分上下,廣布於東非與南非。印象中在亞洲地區花蜜鳥因為個頭小加上動作敏捷,不是很好拍,但在非洲通常可以近距離拍攝,只可惜這張背光,看不出頭頸部金屬色的羽色。


631-紅胸蜂虎  Cinnamon-chested Bee-eater  2019年肯亞 Aberdare National Park (原圖切裁放大)

這張是熊媽所拍,熊爸的角度不好,不採。

蜂虎是一種很漂亮的鳥兒,歐亞非澳大陸都有其足跡。這種紅胸蜂虎分布於東非的高地林緣,拍攝點正好符合。


2024年4月10日 星期三

王正方的媽

民國六十一、二年的某個午後,熊爸是小學一、二年級的年紀,坐在家中的長廊上玩玩具,大門電鈴響起,不久一位著深色旗袍的矮小老太太從玄關穿過客廳轉到長廊上,熊爸抬頭看到,馬上喊:「太老師好!」老太太微笑,隨手拿出一本薄薄的圖冊。

是《小亨利第6集》。

熊爸馬上說:「謝謝太老師!」就一溜煙跑去自己房間看漫畫去了。老太太拐個彎,逕自走到麻將間,「曹老師來啦!」熊家老奶奶的大嗓門隔幾扇紙門都聽得到,幾位婦女嘰嘰喳喳,夾雜著曹老師低沈的嗓音,接著麻將聲開始響起。這樣的故事持續了幾年,一直到民國六十四年熊家的老太爺過世,熊爸搬離了日式宿舍為止。看了《調笑如昔一少年後》之後,始知王家老太爺也是那一年過世,不要也是蔣公的關係。

這位熊爸喊太老師的就是王正方的母親曹端群女士,照輩份,應該喊王導一聲王叔叔。那時候熊爺爺熊奶奶看到太老師,也都喊一聲「曹老師」,然後教熊爸要喊「太老師」。那麼這位曹老師到底教了熊家的誰呢?沒人跟熊爸說,或者說了但熊爸早忘了。現下推測一個可能是熊叔公與大姑婆二姑婆在江西上饒的時代,或是年齡較小的三姑婆與四姑婆在臺灣的國語實小時代。熊叔公與熊二姑婆之前賞鳥遊記有提到,都還健在,分別在美加,希望還有機會去詢問他們。《調》書中還寫到,王正方小學讀的是江西上饒的中正小學,說校長是行政專區主任委員的夫人掛名校長,校長很少來校,太老師身為教務主任就是實際負責人。按在抗戰時期上饒是第三戰區(司令長官顧祝同)以及江西省第六行政督察區專員公署所在地,是贛東的政治軍事中心,第六區的專員是熊老太爺的大哥,熊爸稱為大公公,大公公的太太就是大婆婆了,一直看著熊爸長大到結婚。說大婆婆是校長還真是第一次聽到,大婆婆沒有什麼學識,當然只是官夫人掛名,從沒聽她提起,大概也不好意思講吧。看了許多抗戰的資料,倒是當行政專員的大公公,照例應該兼了不少職務,據熊爺爺講,有兼過「祝同中學」的校長,這所學校當然是以顧祝同將軍為名的,網路上資料缺乏,應該是顧祝同與當地仕紳出錢興辦的私立中學。

為什麼太老師會送《小亨利》給熊爸?熊爺爺說,太老師的先生姓王,以前是國語日報的副社長,大概是這層關係。大學時代,兩岸關係趨緩,先是《末代皇帝》可以在台上映,接著是王正方的《北京故事》,對祖國有興趣的熊爸自然不會錯過,平面媒體對王正方的身家背景總有些介紹,求證熊爺爺,說王正方是太老師兒子應該不會錯。

再拉回當時場景,太老師是熊家老奶奶的固定牌搭,其他還有誰呢?恕熊爸沒有王導的博聞強記,每次這些牌搭來,熊爸一定要有禮貌地問候這個婆婆那個奶奶好,但是這些婆婆奶奶又沒有送《小亨利》,熊爸實在記不起姓氏來,倒是其中有一位婆婆是廈門街郵局的局長,這身份很特殊,一直記著。這些太太們從下午開打,有時還會打到晚上,那麼就要吃晚飯了,熊家的江浙大菜是出了名的,什麼八寶鴨、紅燒蹄膀、腐乳燒肉、蔥爆蝦都是熊家老奶奶的名菜,這可不是免費招待的,要吃的要出頭錢,收了錢老奶奶就更賣力了,還會去學新菜,教佣人做。有時熊老太爺那邊也有男生的牌局,那晚飯更是豐盛與熱鬧。通常太老師會坐在主賓位,個頭小夾不到遠菜,熊老奶奶就會幫她夾,她吃飯也是慢條斯理,不多話,說實話以熊爸當時的語言分辨力,太老師的江西話算是難懂的,而且也不知道那是江西話。在熊老奶奶的牌搭中,太老師年紀最大,七十上下,而包括熊老奶奶的其他牌搭那時也不過六十歲左右,現在標準看都還算中年人。

現在回想,這些公教人員與眷屬物質生活還過得真不錯,而當時薪水很低,怎回事?關鍵的原因是這些為人父母的,子女都已長大,子女必須孝敬。像熊爺爺的校級軍官收入完全上繳(住家裡吃家裡沒有理由不給父母),只有熊奶奶的薪水可以自己存起來。這些子女們,很多留學美國已經畢業開始工作,這時就要寄支票回臺灣,這可是翻轉臺灣庶民經濟的外匯收入啊!週日熊家祖孫五口很常去西門町打牙祭,餐畢在衡陽路的銀樓兌現子女的美金支票就是老奶奶的日常工作。熊爺爺過世後清點家書,就看到一封二姑婆抱怨自己才剛結婚生小孩,經濟也很拮据,還要每個月寄老奶奶要求的金額支票回臺灣,非常吃不消。那時正是中華民國退出聯合國,保釣運動風起雲湧之時,想想王導還遠赴北京與周總理見面,金援老家有沒有繼續?想都可想到,這些太太們在打牌時,一定在互相比較:下家會問說你兒子在美國發展怎樣啦,上家的就會說我兒子在IBM工作啦,對門的會說我兒子開餐廳很賺錢之類的話。熊爸在大學時讀了白先勇的《台北人》,感動之餘,總會心裡琢磨著來幫它寫個續篇。對了,熊大姑婆算來應該是白先勇台大外文系大一屆的學姐,一樣到美國唸書,一樣寄支票回家,不料遇人不淑,中年離婚,接著癌症過世,溫柔又善良,卻沒福報。

最後講到《小亨利》,太老師每次來打牌不一定都會帶,這又讓熊爸常常期待落空又增加更大的期待。最後《小亨利》送了二十集,也就是第一套與第二套。你現在問熊爸還記得什麼場景,熊爸只能回答小亨利愛吃也很愛錢,故事中常見蘋果與派,有零用錢就會買吃的,尤其是汽水與冰激淋。是的,冰激淋,不是冰淇淋,國語日報的北平話翻譯。知道冰激淋的表示你是國語日報的好讀者。

《小亨利》從日式宿舍帶到了新店家中,民國六十九年初一時,心中想說已經長大了,將小孩子才看的《小亨利》、東方出版社的《圖解科學文庫》全部出清,全家搬到了西藏路的莒光新城,成了張大春的鄰居,這又是另外一個時代的開始了。

2024年4月9日 星期二

2019肯亞賞鳥行(八):山布魯最後巡禮與627-非洲侏隼 628-白冠盔鵙

繼續肯亞第四天的行程後半。

山布魯必看的動物差不多都看到了,畢竟這個保護區真的不大,下午的行程就是原路再走一圈,看看還有沒有機會看到珍稀物種。


一小群的細紋斑馬


普通鴕鳥與索馬利鴕鳥的母鳥外觀極像,鳥書說後者的眼睛為藍灰色可資分辨,這張似乎是。鴕鳥頭上似乎只有稀疏的短毛,因此能看到耳朵。


重大發現!在路旁看到一隻長頸羚(gerenuk)。


長頸羚是東非特有種,在肯亞則見於東部地區,是IUCN近危物種,顧名思義頸部很長,在山布魯有穩定數量。很幸運,熊爸熊媽看到這隻在地上走,然後停在一棵矮樹前。


接著站起來,後腳直立,是一位男士。


開始吃樹葉。


非常幸運拍到全程,角度也很好。


接著最後的巡禮,這張是從從車上向後拍,照片左上方是一小群東非劍羚。



Ewaso Ngiro River的夕陽

山布魯野生保護區的獵遊告一段段落,明日熊爸熊媽要原路往南,進入中部的較濕潤的高原丘陵地帶。


627-非洲侏隼  Pygmy Falcon  2019年肯亞山布魯國家保護區

坦白講這次旅行的導遊的找鳥功力很一般,加上還要負責開車,很難要求他找鳥,所以在山布魯獵遊時都是熊爸熊媽盯著窗外。不過上圖這隻可愛的小猛禽卻是導遊看到的。

小隼類的鳥在婆羅洲與泰國均有看到,非洲侏隼有20公分,其實體型比亞洲的大。分布於東非與西南非,是非洲最小的隼,喜歡棲息於乾燥灌木草叢地帶。


628-白冠盔鵙  White-crested Helmet-shrike  2019年肯亞山布魯國家保護區  原圖切裁放大

盔鵙屬的鳥是非洲特有,特徵是從嘴到上額的羽毛會翹起來,白冠盔鵙尤是,翹起來的羽毛像電影中看到古羅馬時代軍人頭盔頂上的豎羽狀裝飾故名,不過這張相片中的白冠並沒有翹得很明顯,但細看仍看得出毛較膨鬆與其他部位的羽毛不同;又請注意眼睛周圍的黃色,是棘皮組織,是這種鳥最好辨識的特徵。

白冠盔鵙分布於撒哈拉以南地區,普鳥。

山布魯的鳥種介紹到此告一段落。

2019年的肯亞行是疫情前的最後一次出國。回想疫情時,大家都被鎖在島上,護照也過期,很無奈。全世界好像就是大陸、北韓與臺灣管制最嚴格,還虧政府自誇民主,人民也都溫順地遵從,真了不起。結果是還是無法閉關自守,守不住的。


2024年4月3日 星期三

2019肯亞賞鳥行(七):622-叉尾卷尾 623-黃頸鷓鴣 624-費氏麗椋鳥 625-皺臉禿鷲 626-索馬利駝鳥

622-叉尾卷尾  Fork-tailed Drongo  2019年肯亞Samburu國家保護區  原圖切裁放大

這也算是這次肯亞之旅最常見的鳥種之一,旅館周遭、車遊園區都會看到站在樹枝上,似乎是獨行性,以昆蟲為主食,與亞洲的大卷尾關係親近。

又稱為非洲卷尾,廣布於撒哈拉以南非洲。



623-黃頸鷓鴣  Yellow-necked Spurfowl  2019年肯亞Samburu國家保護區

僅分布於東非,但為普鳥,活躍於有樹草地與農地,山布魯數量很多,旅館旁就可見,不飛,超好拍。這張攝於河邊,少見的家族照片。

每次看到這張照片,心情就很好,人與動物和平共處。


624-費氏麗椋鳥  Fischer's Starling  2019年肯亞Samburu國家保護區

麗椋鳥這類的鳥不是每種的羽色都很鮮豔,像這種費氏麗椋鳥就很不起眼。這鳥分布地較小,從衣索匹亞南部至肯亞與坦尚尼亞北部,喜乾燥多刺灌木或矮喬木樹林區域。


625-皺臉禿鷲  Lappet-faced Vulture  2019年肯亞Samburu國家保護區  IUCN瀕危物種

在黑白兀鷲大啖東非劍羚屍體之時,在較遠處熊爸見到了兩隻長得不太一樣的禿鷹。這是皺臉禿鷲(肉垂禿鷲),分布於阿拉伯半島與撒哈拉以南非洲,近年數量急遽減少,已被IUCN列為瀕危物種,有資料顯示數量在6500隻左右。減少的原因不外乎惡意獵殺/毒殺與農藥致死,前景堪虞。


626-索馬利駝鳥(雄鳥)  Somali Ostrich  2019年肯亞Samburu國家保護區  IUCN易危物種

這也是在山布魯的必看鳥種,IUCN易危物種,原先歸在一般鴕鳥的亞種,近年來從DNA分析,獨立成為新種。

分布從非洲東北角的吉布地至衣索匹亞、索馬利亞,再向南至肯亞東、北部,山布魯很容易見到,但數量不能算多,但肯亞南邊的大地塹地區與馬賽馬拉大草原就不是分布範圍了。

與一般鴕鳥的分別以雄鳥比較好分辨,索馬利駝鳥雄鳥的脖子為藍灰色,繁殖期藍色會更明顯,羽色為純黑色,一般鴕鳥比較偏灰黑色。

2019肯亞賞鳥行(廿二):666-東非長尾伯勞 667-領燕鴴 668-鞍嘴鸛 669-非洲鷚 670-長趾麥雞

666-東非長尾伯勞  Long-tailed Fiscal  2019年肯亞Amboseli國家公園  原圖切裁放大 東非的伯勞種類不少,這種也是常見的伯勞,分布於索馬利亞南部至坦尚尼亞北部,生活環境主要是草原、開闊林地與農地。 伯勞一般稱為小猛禽,這種東非長尾伯勞吃昆蟲、小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