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29日 星期六

313-白胸燕鵙 314-黑頭文鳥 315-粉紅鸚嘴 316-黑頸織雀 317-尖尾濱鷸

313-白胸燕鵙  White-breasted Woodswallow  2013年沙巴亞庇  光線對比調整



這張是熊媽在沙巴之旅第一天在亞庇城裡照的,當時熊爸覺得是尋常燕子不以為意,回家翻書才知道是新科新種。雀形目燕鵙科下有10到11種燕鵙,台灣都沒有,婆羅州僅有這種,普鳥,分布從安達曼群島至印尼、菲律賓至澳洲與西南太平洋。燕鵙因外型像燕子而得名,但其實是不同科的。



314-黑頭文鳥  Chestnut Munia (Black-headed Munia)  2016年桃園龍潭

黑頭文鳥分布於南亞至華南,台灣有原生鳥種(特有亞種),但這些年來放生者引進大量的外來種,導致原生族群極為稀少與被混種。這張中的頭特別黑,與其他部位的褐色對比強烈,就是代表性的外來種。熊爸熊媽還沒看過原生種,據聞要去東部。



315-粉紅鸚嘴  Vinous-throated Parrotbill  2015年新竹

又稱為棕頭鴉雀,鶯科鴉雀屬的鳥種,分布於東亞。在台灣是還算容易看到的可愛小鳥,喜歡嘰嘰喳喳成群玩耍。



316-黑頸織雀  Black-necked Weaver 2012年坦尚尼亞Lake Burunge Tented Camp  數位變焦放大

這張攝於旅館,織雀在水塘附近覓食。
類單小砲對付距離遠個頭小的鳥類其實非常不適合,這張是代表,不易對焦不說,更麻煩的是手震,用過的人都知道這個重大缺憾。
黑頸織雀分布於撒哈拉以南的東、西、中部非洲。



317-尖尾濱鷸  Sharp-tailed Sandpiper  2015年桃園

過境時的普鳥。四月時數量非常多,一直到五月都還可以看到,與No.306長趾濱鷸最大的區別是體型,長趾濱鷸非常迷你,尖尾則是一般小型濱鷸的體型(17-22公分)。如果單獨出現的辨別要點是,尖尾濱鷸的白色眼圈非常明顯,繁殖羽(如本圖)胸前的斑紋成點狀而且濃密,當然還有尖尾的的腳趾不長。

2022年1月24日 星期一

308-唐白鷺 309-黑額織雀 310-寬嘴鷸 311-遠東山雀(大山雀/白頰山雀)312-小鴉鵑

308-唐白鷺(黃嘴白鷺) Chinese Egret  2014年桃園

這可不是小白鷺,唐白鷺數量十分稀少,維基百科稱全球僅剩2600─3400隻,是大陸二級保護動物。繁殖地主要在江蘇以北的大陸沿海,北韓與俄羅斯也有少部分繁殖,度冬於東南亞,尤其是菲律賓,台灣是過境地,春秋還算常見,但數量不多。 

春過境時唐白鷺長出繁殖羽最能與小白鷺區別,唐白鷺腦後有細長的散狀羽飾(小白鷺只有兩三根),黃嘴,眼先為藍色。冬天羽飾消失,辨識上較不易。



309-黑額織雀雌鳥  Vitelline Masked Weaver  2012年坦尚尼亞Ngorongoro保護區Oldupai Museum

輪到東非外觀辨識變化最多端的鳥種─織雀(織布鳥)的照片了。織雀最麻煩的地方在於黃色系織雀的雌鳥非常相近,單獨出現很難區別。熊爸熊媽在Oldupai博物館看到了幾隻織雀,全部是母鳥,未見公鳥。所以花了非常多時間比對其他人的照片與該地織雀分布資料,推定為黑額織雀的雌鳥。



310-寬嘴鷸  Broad-billed Sandpiper  2015年桃園  原圖切裁放大


屬過境鳥種,夏天繁殖於西伯利亞,秋天向南遷徙,可至澳洲。嘴尖向下彎與繁殖羽頭頂的西瓜皮羽色是這鳥的特徵,至於嘴寬與否除非正面看是看不出來的。熊家後來少去海邊,還沒拍到近照。



311-遠東山雀(白頰山雀、日本山雀)(舊稱:大山雀)Oriental Tit (Japanese Tit) (Former: Great Tit)  2015年東京上野 原圖切裁放大


大山雀廣泛分布於歐亞大陸,但是台灣沒有,偶爾出現的是迷鳥,但台灣高山上有長相類似的青背山雀。在東照宮前連續兩天早上看到小群覓食玩耍,應是上野公園的住戶之一,非常活潑好動。
山雀的英文俗名在字典中有很多意義,在國外沒事不要愛現撂英文,尤其是看到兩隻以上用複數時。

大山雀亞種很多,近來東北亞亞種被獨立出來,稱之為遠東(東方)山雀或日本山雀,南亞到東南亞還有另一種蒼背山雀還沒看過。



312-小鴉鵑  Lesser Coucal  2014年新北貢寮

在台灣又稱之為番鵑,留鳥,體型比褐翅鴉鵑(大鴉鵑)(No. 204) 小上一號,屬於平地低海拔農林地的普鳥。說是普鳥,其實還不容易遇上。番鵑分布以南亞、東南亞、華南為主。



2022年1月2日 星期日

303-絲背鵯 304-黃頭扇尾鶯 305-紅嘴牛文鳥 306-長趾濱鷸 307-灰鶲

303-絲背鵯  Hairy-backed Bulbul  2013年沙巴Sepilok雨林探索中心


絲背鵯分布在馬來半島、蘇門答臘與婆羅州。鵯科在沙巴真是
勢力龐大,鳥種很多,這是看到的最後一種,也是普鳥。



304-黃頭扇尾鶯  Gold-headed Cisticola  2016年桃園龍潭


臺灣鄉間的普鳥,常見於長草叢中,故只聞其聲少見其影,春天求偶期才比較容易看到。



305-紅嘴牛文鳥  Red-billed Buffalo Weaver 2012年坦尚尼亞賽倫蓋提國家公園Naabi Hill Gate

又是一張在公園門口休息區拍到的鳥種,與白頭牛文鳥分布大致相同,在東非與南非稀木草原上的普鳥。



306-長趾濱鷸  Long-toed Stint  2015年桃園  原圖切裁放大

這種濱鷸是體型最小的濱鷸之一,長相如同尖尾濱鷸(No. 306),但體型小上一截,當然最好的辨識是看腳趾,不過此鳥通常在水田沼澤出現,不容易看到這項特徵。

這次終於照到了足部特寫,長趾名不虛傳。
台灣老一輩的鳥友稱其為雲雀鷸,私以為用長趾濱鷸的正式中文名會比較妥適。此鳥在春秋過境時會比較容易看到,成群出現。看過境鳥要碰運氣,有時一大群出現,也許第二天全部飛走,啥都看不到了。熊爸看到時這批濱鷸後三天,在同一地點,什麼鳥都沒有。
西伯利亞繁殖,冬季避寒可至南亞與澳洲,飛行距離極遠的候鳥。



307-灰鶲  Asian Brown Flycatcher  2013年沙巴Tabin保護區  


灰鶲,又稱為寬嘴鶲,亞種不少,長相平凡,不易辨識,屬東亞候鳥,冬季往南遷徙可至東南亞與南亞。在沙巴有留鳥,此應屬之。在台灣通常為過境鳥,不常見。


2019肯亞賞鳥行(廿二):666-東非長尾伯勞 667-領燕鴴 668-鞍嘴鸛 669-非洲鷚 670-長趾麥雞

666-東非長尾伯勞  Long-tailed Fiscal  2019年肯亞Amboseli國家公園  原圖切裁放大 東非的伯勞種類不少,這種也是常見的伯勞,分布於索馬利亞南部至坦尚尼亞北部,生活環境主要是草原、開闊林地與農地。 伯勞一般稱為小猛禽,這種東非長尾伯勞吃昆蟲、小型...